很多人說想旅行是為了莫名的茫然和焦慮,就想著逃避而出走, 因此「出發」已是目的,去那裡根本不重要,他們只想到外面去尋找答案。 幸運地,對我來說,旅行從來就不是為喘口氣而走,而是單純為想認識這個世界而旅行,
↑ 蒙古。特魯吉國家公園。午後的雷陣雨讓阿桑只能待在蒙古包裡,那~~就畫畫明信片吧! 認識阿桑的人都知道,阿桑就是個領死薪水的傢伙,常常都在拮据之中,存錢旅行。 既然不小心染上了旅行的癮,不旅行會死,那也就只好平時裝小氣省吃儉用,貫徹只買「需要」而非「想要」的購物原則,出了門旅行就是個乞丐窮背包客的行程…這樣以自己的方式,一點一滴地走過自己想去的...
【我們每個人都能多做一點!】 阿桑從小是領清寒證明長大的,可阿桑超幸運,一路求學的過程都有很多疼愛我的貴人,雖然沒有無憂的物質生活,但完全的快樂成長! 從阿桑出社會,還完助學貸款的那天起,開始了固定的每月捐款,金額雖不大,除了待在德國的這兩年之外,倒也從沒停下過 (真是阿桑少數持之以恆的事蹟之一啊!(ノ>ω<)ノ),每次收到接受捐款的兒童報告,都要驚訝:「怎麼又長這麼大啦?...
那個努比亞男孩 在埃及旅行,對想騙人的埃及人倒盡胃口, 碰到不想再碰,也破壞原本信任人的心, 那天在阿斯旺前往象島前才又遇到一個,差點騙了我,令人極度氣結的傢伙! 我接著來到象島上,這個努比亞男孩又來到我跟前... 主動攀談、英文流利、想給你導覽...標準的行騙第一招,最後要的還不就是小費! 我一臉結屎臉敷衍著! 然而,我一路懷著警戒的心讓他跟著,心裡已經默默做好可...
文學,也是認識一個國家的方式。 阿桑行走世界各國的這些年,也讀了些台灣的旅行文學書,似乎少見有人以文學作品來體會一個國家的特色與情調。 2014台北文學季今年以「閱台北。讀世界」為題,其中「文學行旅講堂」系列介紹世界各國文學,完全打眾阿桑的好奇心,揪~~~經這些內容可否給我新的刺激,引我從此以更多元或深入的觸角感受留下足跡的國度呢?
這個世界很大,也很小。 今天和一個初次碰面的部落格讀者E約吃飯,
↑ 德國慕尼黑‧達浩集中營 這是參觀慕尼黑的達浩集中營之後作的明信片, 這個曾經慘絕人寰的歷史空間,如今被德國人保存下來,
Silvia曾經在自己的文章中寫下: 每個出走旅行的人,都是在實現自己心中的夢;望著牆上的那張世界地圖,想去的地方怎樣也標記不完,這世界真的太大了! 我萬分享受背包旅行為我帶來的衝擊和影響,卻也有些慚愧: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,小時候不懂台灣的價值,長大後真正開始旅行,走了一圈之後回頭看,這才懂了台灣的可愛之處。【延伸閱讀:旅行,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】
那天,遇見一個年輕女孩兒,用最拮据的方式隻身旅行在歐洲10個月,而後又是旅行澳洲6個月。一路上不血拼、不吃大餐,住宿只當沙發客,交通只用搭便車,慢慢走、慢慢晃~接下來的日子,她還打算繼續橫跨北美洲到南美洲... 聽到這兒,有沒有「哇!好厲害啊!好灑脫啊!好羨慕啊…」的感覺? 從前的我,會!但現在的我,已不再有羨慕的感覺,究竟為什麼?